宮頸糜爛曾經是一個困擾了很多女性的一個疾病,去做體檢,幾乎是十有八九會被診斷為宮頸糜爛。
要談宮頸糜爛,可能還是需要從醫生的教育開始談起。中國醫學生的統編教材,在2008年之前的《婦產科學》上,宮頸糜爛一直是作為一個標準的疾病存在的,甚至有談到它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但是實際上,那是一個錯誤的認識。中國的婦產科學,和國際脫軌了多年。在之前婦產科大夫,把宮頸生理期出現的宮頸的柱狀上皮外翻當做是一種病理現象了,所以加以診斷。在2008年,本科生的第7版《婦產科學》教材,在其前言中明確表示:要和國際接軌,重視知識更新……不斷更新臨床診斷治療標準。例如取消“宮頸糜爛”病名,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生理現象取代。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國內是應該要取消“宮頸糜爛”這一診斷的,但是由于不少醫師知識更新緩慢,哪怕是在本科生教材修訂這個診斷以后5年,仍然有很多醫師在診斷“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說到底,實際上是過去對宮頸的一種正常表現的錯誤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