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二人民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急救、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位于重慶市西部區域中心城市永川區主城區內。1939年建院于璧山,1951年遷至江津專區更名為川東江津專區人民醫院,1961年隨江津行署遷到永川成為永川地區人民醫院。1983年永川地區并入重慶市后醫院正式命名為重慶市第二人民醫院,直屬重慶市衛生局領導,是衛生部認定的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衛生部“全科醫師培訓基地”及“愛嬰醫院”、重慶市衛生區域規劃的重慶西部地區中心醫院,重慶市西部區域性傳染病醫院,重慶市醫療急救中心永川分中心設在該院。醫院醫療服務輻射永川區及周邊五縣三區近800萬人口,同時還承擔了重慶醫科大學、瀘州醫學院等8所大中專院校學生的實習帶教任務,醫院以其雄厚的技術力量、優良的醫療服務,獲得了重慶市“十佳醫院”和重慶市“文明單位”稱號。
醫院占地面積6.2萬平方米,業務用房5.7萬平方米,醫療床位800余張。醫院科室設置齊全,設有10個職能科室、37個臨床、醫技科室。其中普通外科、眼科、神經外科、骨科、耳鼻咽喉科、心內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等專業具有較強的專業優勢。現有在職職工1000余人,其中正**職稱專業技術人員18人,副**專業技術人員120余人,中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230多名,享有國務院頒發的專家特殊津貼者3名;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重慶分會各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委員40余人。
醫院擁有先進的醫療診斷和治療設備,如核磁共振、螺旋CT、手術顯微鏡、CR、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多功能血液透析機、彩色B超、X光數字減影儀、超聲乳化儀、血氣分析儀、腹腔鏡、胸腔鏡、電子胃鏡、椎間盤鏡、纖維支氣管鏡、有創無創呼吸機等先進儀器設備。急診科配備有先進的搶救設備和救護車輛,訓練有素的專業技術人員技術全面,在重慶西部發揮著重要的醫療救護作用,成功地完成了永川及周邊地區發生的交通事故和突發事件的傷員救治。2002年新建了放射治療中心,先進的放射治療設備和技術給重慶西部的腫瘤患者帶來了福音。2003年醫院成立了眼科治療中心,引進了目前**的準分子激光治療儀、玻璃體切割儀等專業眼科設備,開展了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眼、白內障超聲浮化加人工晶體植入術、角膜移植、視網膜脫落復位術等新技術,大大提高了眼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水平。
近10年來,醫院投入了近8000萬元購置先進的醫療設備,推進了醫療水平的快速提高。醫院堅持走科技興院之路,加快人才培養和科研工作,每年派出大批專業技術人員到全國各大醫療機構進修學習和參加全國各級學術交流活動,開展了活體肝移植、體外循環下心內直視手術、乳腺癌根治術及術后一期乳房再造術、立體定向顱內血腫清除術及腦干腫瘤切除術、腹腔鏡微創手術、各類脊柱畸形矯正手術、人工髖關節及膝關節置換術、放射介入治療等多項新技術、新項目。
我院還在世界**發現兩種變異血紅蛋白Hb-重慶和Hb-四川,論文在美國**血液學雜《HEMOGLOBIN》上發表。近年來醫院完成了“低位直腸癌保留肛門括約肌根治術的臨床研究”、“骨髓細胞形態學微機診斷圖文管理系統”、“全自動核素分藥儀”等科研項目28項,每年有上百篇論文在各級學術刊物上發表。
改革開放以來,醫院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加快自身建設和發展,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的質量求信譽、**的技術求發展、**的服務為人民,促進了醫院快速發展。1994年獲全國首批通過評審的“愛嬰醫院”,1996年通過評審達到國家三級綜合醫院標準,2001年獲重慶市“十佳醫院”和“四好領導班子”,2006年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2008年通過三級甲等醫院評審。近幾年醫院把加大基礎建設作為重點,花大力氣改善就醫環境,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投巨資修建的32475平方米的現代化多功能住院大樓于2004年9月投入使用,全新的現代化就醫環境和工作條件,激勵著全體醫務人員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為人民健康服務的事業之中。
重慶市第二人民醫院所獲榮譽我院還在世界**發現兩種變異血紅蛋白Hb-重慶和Hb-四川,論文在美國**血液學雜《HEMOGLOBIN》上發表。近年來醫院完成了“低位直腸癌保留肛門括約肌根治術的臨床研究”、“骨髓細胞形態學微機診斷圖文管理系統”、“全自動核素分藥儀”等科研項目28項,每年有上百篇論文在各級學術刊物上發表。重慶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