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中心醫院位于長江與烏江交匯處的涪陵區高筍塘路2號,是一所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創辦于1914年,系加拿大多倫多基督教在涪陵的“英美會”所創。重慶直轄前系四川省涪陵地區人民醫院。重慶直轄后1999年2月更為現名.現為第三軍醫大學教學醫院、重慶醫科大學涪陵附屬醫院、重慶市級“非典”診治定點醫院、渝東南地區醫療、急救、教學、科研的中心、渝東南地區執業醫師定點考試醫院,與重慶市急救醫療涪陵分中心、重慶市涪陵區紅十字醫院“三塊牌子一套班子”。
環境建設成績斐然醫院黨政一班人形成了“完善醫院軟硬環境,樹立醫院嶄新形象”的共識。從多方面入手,加強醫院軟、硬環境建設。在原計算機局域網管理的基礎上,醫院今年又啟動了計算機網絡管理二期工程――門急診、臨床、醫技系統各科室實現計算機信息化管理。此外,規劃中的功能完善的現代化病房大樓、急救中心廣場,新建的120急救通道等都為傷病員營造了更加方便、舒適的診療和康復環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來,醫院先后引進多種進口的高檔醫療儀器設備,擁有荷蘭飛利浦螺旋CT、意大利血管數字減影機、日本東芝三維彩超、人工心肺儀等先進、高檔的醫療設備400余臺套。
人才培養著眼未來醫院按照“送出去,引進來”的思路,一方面鼓勵職工進行學歷培訓和繼教學習,選拔人員送到省外、國外學習深造;另一方面采取政策優惠、待遇吸引等方式,引進高學歷人才。經過幾年努力,醫院人才結構日趨合理,老中青梯隊形成,中青年人才輩出,醫療技術水平躍上了新臺階。如今,在職職工788人中有高級職稱94人、重慶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兼職碩導4人、博士生2名、碩士生13名,臨床醫學研究生課程班69人;有重慶市醫學會各專委會副主任委員7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水平繼承工作指導老師1人、重慶市名中醫1人、《世界華人消化雜志》、《中國醫院》、《臨床超聲醫學雜志》等雜志編委(常務編委)共14人。
學科建設步伐加快開放床位600張,有專業科室32個,專業設置齊全。為形成醫院特色,打造醫院品牌,醫院對一級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肝膽外科、超聲科以及二級重點學科消化內科、骨科、泌尿外科,采取了政策上傾斜,資金、設備上扶持等方式,推動其快速發展,形成了內科以介入診治、外科以微創、腔鏡為發展方向的特色,其中不少項目居國內和市內領先水平。2000年開通
科技興院持續發展醫院確定了“科技興院”的發展戰略,制定優惠政策,每年列出專項資金,鼓勵搞科研,扶持學科發展,不斷引進和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先后與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重慶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廣東中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上海華山醫院、成都軍區總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北京醫院、武漢同濟醫科大學肝膽外科中學院校建立了友好關系,常年邀請專家、教授來院講學、會診。同時,派出人員赴印度馬德拉斯心血管病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威爾斯親王醫院和國內友好醫院進修學習,合作開展科研項目,醫院科研和學術水平大幅提高,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如今,醫院職工每年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篇以上、在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200篇以上;每年開展新技術新項目80項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趨勢。近年來獲省(市)級科研成果獎2項,區級科研成果獎23項;主(參)編出版學術專著14部。目前有在研市(部)級科研項目4項,區級科研項目19項,率先在渝東南地區開展“肝移植”手術,成為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能開展該項手術的地區級醫院。
教學工作任重道遠作為第三軍醫大學教學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以及渝東南地區教學中心,每年擔負著為重慶醫科大學、第三軍醫大學、重慶職工醫學院帶教本科和專科實習生50名以上,帶教市第三衛校、萬州衛校、萬州中醫學校等中專學校實習生100人以上,接受周邊各區縣醫院進修生70人的教學重任;醫院本著“教學促進業務發展,業務發展推動教學”的原則,成立了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教研室4個,教研組14個,教學相長,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急救通道綠意盎然1992年4月竣工的急救中心大樓,由國家財政部、國家計委、國務院三峽經濟開發辦公室、四川省經委、涪陵地區財政和原涪陵地區人民醫院共同投資興建,建筑面積10204m?2;,時稱四川省涪陵急診搶救和技術培訓示范中心(簡稱涪陵急救中心)。2001年11月,重慶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市衛生局將涪陵急救中心規劃為重慶市急救醫療的6個分中心之一,覆蓋涪陵區、長壽縣、武隆縣、豐都縣、墊江縣、石柱縣;分中心急救部下設急診科(觀察床20張)、創傷外科(病床30張)、120院前急救、急診ICU(病床2張);院前急救擁有監護型急救車1輛、普通型急救車3輛、120急救指揮車1輛。隨著醫院現代化綜合病房大樓、急救中心廣場的規劃建設和120急救生命綠色通道的建成使用,分中心急救生命通道建設呈現出一片盎然生機。
深化改革促進發展在改革開放大潮中,醫院抓住機遇,主動迎接入世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挑戰,內強素質,外塑形象。2003年,經區人事局、區衛生局批準,作為全區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試點單位率先在全區開展了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實施了全員競爭上崗;“三定”方案體現因需設崗、以崗定酬、按崗納薪原則,激活了用人機制;2001年10月起,先后實施了對400多個品種的物資實行了“零庫存”管理、臨時工實行與居委會共管、園林
碩果累累振奮人心2000年10月醫院被評為重慶市文明單位;2002年6月又通過了科技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國家一級標準的考評驗收(市衛生系統首家),同年12月被中華醫院管理學會推薦為全國“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醫院”,2003年11月通過了“醫療優質高效全國百姓放心醫院”的評審驗收。先后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四川省文明醫院、愛嬰醫院、重慶市放心藥房、涪陵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今年又獲得重慶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三八紅旗集體、重慶市“星級護理站”、“重慶市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等;保持了重慶市級愛國衛生先進集體稱號;計劃生育、園林式單位、綠化紅旗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年年被評為涪陵區的先進單位。
黨委書記、院長趙麟豐被中國女醫師協會評為“全國巾幗模范院長”、被中組部評為“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優秀共產黨員”、被重慶市委、市政府評為“重慶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優秀共產黨員”并榮立二等功;醫院14名醫務人員因在防治“非典”工作中成績突出,分別被重慶市委、重慶市婦聯、市衛生局、涪陵區委、區政府、區衛生局授予“重慶市三八紅旗手”、“重慶市防治非典工作優秀共產黨員”、“涪陵區防治非典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奮力拼搏繪就藍圖醫院黨政領導班子帶領全體職工銳意創新,開拓奮進,共同描繪了宏偉藍圖:到2007年底,醫院占地面積達到270畝(179980米),有1個總院、1個分院(占地100余畝的李渡分院)、3個門診部,醫院規模進一步擴大,開放床位1000張;年收治病人2萬人次,門診病人達50萬人次,年收入超過2億元,固定資產總額超過2億元;不斷改善醫院環境,成為“醫療現代化、管理標準化、建筑智能化、病房家庭化、環境園林化”的現代化醫院;不斷增添醫療設備,醫療設備總值達到或超過1.2億元,能滿足醫療、急救、教學、科研的需求;正高級職稱達到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3―4%,副高級職稱控制在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12―14%,中級職稱控制在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35―38%。綜合實力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躋身重慶市先進醫院行列。
地址:重慶市涪陵區高筍塘路2號
郵編:408000
電話:(023)7222610072224460(傳真)
網址:www.cqflzxyy.com.cn
- 醫院介紹
網站說明:
于2024.06.15發布于本站,并永久歸類重慶分類中,主要是介紹涪陵中心醫院,涪陵中心醫院地址,涪陵中心醫院電話等相關內容的網站,本站只是硬性分析 "" 的網站價值及網站可信度,包括Alexa排名、流量估計、網站外鏈、域名年齡等。網站真正的價值在于它是否為社會的發展帶來積極促進作用。"" 的價值還取決于各種因素的綜合分析,以網站的流量或收入多少來衡量站點價值當然不夠準確。本站提供的基礎數據可為您能準確評估網站價值做參考。
轉載請注明出處,本文地址:http://m.jlut.cn/yiyuan/41729.html
版權聲明:
1、本文內容轉載于或會員發布,版權歸原網站所有。
2、本站收錄時該網站內容都正常,如失效,請聯系網站管理員處理。
3、本站僅提供網站的信息展示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