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介紹
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是我國腫瘤學科的發祥地,是集醫、教、研、防為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腫瘤專科醫院,是我國規模最大的腫瘤防治研究基地。
1861年英軍在津建立軍醫院,為醫院前身,后相繼改建為英國倫敦會施醫院、馬大夫紀念醫院。解放后,更名為天津市立人民醫院。1952年金顯宅教授在醫院建立新中國第一個腫瘤科,后發展成為腫瘤專科醫院。1986年定名為天津市腫瘤醫院,1987年遷入現址,1997年增名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目前醫院占地面積6.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現有職工1911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279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講座教授3人,國家衛生部、人事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15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家教育部優秀新世紀人才5人。博士生導師36名,碩士生導師73名。
醫院專業分工細,覆蓋病種齊全,設有43個臨床醫技科室,9個基礎研究科室,開放病床2000余張。2012年門診量73萬人次,住院7萬人次,手術2.3萬例,均居國內腫瘤專科醫院前列。醫院在乳腺癌、肺癌、肝癌、胃癌、大腸癌、食管癌、骨與軟組織腫瘤、頭頸部腫瘤、泌尿生殖系腫瘤、血液淋巴系統腫瘤的診斷與治療上,具有明顯的特色和優勢。擁有手術、放療、化療、介入、免疫、基因生物及中醫中藥等腫瘤診斷和治療方法,并以外科技術優勢著稱于國內外。現擁有胸外科、護理學科兩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天津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天津市醫學生物技術應用研究中心、天津市肺癌診治中心、天津市醫學影像中心、天津醫科大學腫瘤病理會診中心五個市級臨床診治研究中心,以及天津市腫瘤性疾病質控中心、天津市病理質控中心、天津市護理質控中心三個市級質控中心。
醫院腫瘤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生物治療學是天津市重點學科。擁有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生轉移機制及防治研究”國家教育部創新團隊、“常見惡性腫瘤預防研究”國家教育部創新團隊、國家臨床藥物試驗機構、衛生部臨床藥師培訓試點基地、天津市腫瘤防治重點實驗室。國家一級核心刊物《中國腫瘤臨床》、國家一級學會中國抗癌協會總部均掛靠在該院。
醫院堅持科教興院戰略,始終瞄準世界醫學前沿,積極開展惡性腫瘤的臨床防治與基礎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十一五”以來,共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184項,橫向合作課題88項,科研經費12689萬元,其中國家863項目4項,國家973項目5項,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7項。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30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出版腫瘤學術專著、譯著32部,發表SCI收錄論文402篇。
醫院擁有國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擁有博、碩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是天津醫科大學腫瘤臨床學院。受衛生部委托,1954年以來相繼創辦全國腫瘤臨床醫師進修班和病理醫師進修班,2005年被批準為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成為培養腫瘤臨床、基礎研究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醫院注重國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先后與韓國腫瘤中心、美國M.D.安德森癌癥中心、日本相澤醫院、美國莫菲特癌癥中心結為姊妹醫院。先后與美、英、加、澳、法、德等近30多個國家和地區醫療科研機構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目前醫院是WHO國際腫瘤登記報告協會(IACR)成員,WHO腫瘤登記中心之一、國際抗癌聯盟(UICC)會員單位,國際抗癌聯盟中國聯絡處所在地。
為擴大醫院服務功能,提高醫療診治水平,醫院不斷引進先進的腫瘤診斷治療和檢測設備,目前擁有射波刀、PET-CT、醫用直線加速器、1.5T磁共振、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儀等百萬元以上醫療設備55臺套,設備總值達4億多元。
醫院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衛生行業先進集體等多項殊榮。在新的征程上,醫院將搶抓機遇,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力爭建設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現代化腫瘤防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