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第二醫院介紹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簡稱蘭大二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和科研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百佳示范醫院”,擁有甘肅省兒童醫院。近年來蘭州大學第二醫院,以院本部為核心,按照“集團化發展、集約化管理、集成化運營”的醫院集團發展思路,與甘肅省監獄管理局蘭州醫院合作成立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托管康泰分院,定西市人民醫院加入蘭大二院醫療集團成立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托管定西醫院,西固區人民醫院也加入蘭大二院醫療集團成立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托管西固醫院。
醫院前身為1928年建立的蘭州中山醫院,1932年成為甘肅學院醫學專修科的教學醫院,是甘肅省最早建立的公立醫院。1946年更名為“國立蘭州大學附設醫院”,1948年更名為“蘭州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1954年從蘭州大學分出獨立建院,更名為“蘭州醫學院附設醫院”,1959年成立“蘭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2004年隨蘭州醫學院整體并入蘭州大學,更名為“蘭州大學第二醫院”
醫院本部占地155畝,總建筑面積約28.1萬平方米。現有職工4000余人。開放床位2200張,2015年門診量達123.86萬人次、年急診量6.93萬人次、年住院人數8.06萬人次、年手術4.47萬臺次。醫院設有24個行政職能處室,內設近80個行政科室,設有12個臨床醫學中心、90余個臨床醫技科室、133個亞學科、74個護理單元。
康泰分院占地面積11789.9平方米,核準床位256張,實際開放243張,現有職工242人,住院部設有16個臨床醫技科室,8個護理單元。2015年門診量達2.2萬人次、年住院人數6087人次、手術2201臺次。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定西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院病床編制1600張,實際開放床位1250張。內設42個臨床醫技科室。老院區占地面積55畝,建筑面積3.3萬平方米。新院區占地面積155.22畝,建筑面積7.5萬平方米。2015年門診量58.43萬人次,住院病人2.4萬人次,手術5929臺次,醫院現有職工98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甘肅省優秀專家2人,甘肅省555創新人才1人,甘肅省衛生系統領軍人才1人,甘肅省醫療衛生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定西市優秀知識分子拔尖人才13人。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西固醫院是一所集醫療、預防、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占地44753平方米,建筑面積44332平方米,業務用房:16023平方米,開放床位300張。現有職工人數492人,其中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29人,中級醫護人員75人。2014年5月通過國際醫療機構評審委員會JCI認證。2015年門診量達23.41萬人次、年急診量1.88萬人次、年住院人數1.39萬人次、年手術0.15萬臺次。
人才隊伍:
醫院人才濟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4人;衛生部突出貢獻專家3人;省級優秀專家7人;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主編1人;甘肅省領軍人才27人(一層次13人);省“555科技人才工程”人選17人(一層次5人、二層次12人);省“333科技人才工程”人選9人;省教育廳學術帶頭人2人;省衛生系統領軍人才21人;省衛生廳學術帶頭人43人;院級亞專業學科帶頭人129人;后備人才94人、青年人才40人、護理優秀人才49人;中華醫學會、中華藥學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等學會常委、委員以上85人;各種專業雜志編委100余人;甘肅省醫學會各專業委員會任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68人。
學科建設:
醫院擁有5個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骨科、神經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急診醫學科);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甘肅省消化系腫瘤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骨關節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甘肅省泌尿系統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甘肅省血液病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甘肅省臨床醫學中心(甘肅省眼科臨床醫學中心、甘肅省泌尿系疾病臨床醫學中心);11個省級醫療衛生重點學科(肝膽胰外科、骨科、院后急救醫學專業、神經內科、消化內鏡治療中心、腎病內科、神經外科、耳鼻喉科、小兒重癥醫學、麻醉科、皮膚科);1個甘肅高校省級重點學科(外科學);1個甘肅省心臟外科院士專家工作站;15個國家級培訓基地(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基地、衛生部腹膜透析中心、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腹腔鏡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消化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衛生部普外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衛生部消化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衛生部耳鼻咽喉科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衛生部初級創傷培訓基地、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國家臨床藥師培訓基地、衛生部專科醫師外科學培訓基地、衛生部專科醫師急診醫學培訓基地、“走進西部”萬名縣級醫院醫師培訓項目基地、全國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全國白內障手術培訓基地);8個省級質量控制中心;甘肅省聽力障礙診斷中心、甘肅省眼科疾病干部保健中心以及中國西部首家“內鏡培訓基地。
教學狀況:
在上世紀30年代醫院就是甘肅學院醫學專修科的教學醫院,現為蘭州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現有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和專業博士學位授予資格和1個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具有臨床醫學、醫學檢驗學、醫學影像學、麻醉學、護理學5個本科專業。形成了博士后、博士、碩士(學術型和專業型)和學士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2015年入院本科生392人,碩士錄取159人,博士生17人;全年畢業本科生227人,研究生144人,其中博士7人,碩士137人;現有博士生導師21人,碩士生導師137人,教授56人,副教授104人。
科研碩果:
2015年全年獲準立項96項,爭取經費900余萬。獲獎15項,省部級5項,廳局級10項。我院連續五年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全年共發表論文411篇,其中SCI70篇,CSCD105篇,申請專利16個,出版專著50部。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全年共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科研立項17項,發表論文117篇,其中SCI37篇,CSCD15篇。專著7部,專利4個,開展基因測量工作,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專門科研隊伍。
先進設備:
醫院擁有總價值達8.6億余元的大型高精尖檢測、診斷、治療設備,包括Pet-CT,容積旋轉調強(VMAT-ElektaSynergy?)醫用直線加速器,飛利浦放療專用大孔徑4D-CT模擬定位機(BrillianceCTBigBore),銥-192高劑量率近距離治療機,醫科達-Monaco和飛利浦-Pinnacle3治療計劃系統,醫科達腫瘤信息網絡系統(Mosaiq),德國激光定位燈LAP(DORADO4)以及德國PTW三維水箱、瑞典ScandiDos公司實時劑量四維驗證系統(Delta4)、二維矩陣驗證系統,設備伽馬刀治療系統、3.0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寶石CT、直線加速器、數字胃腸機、體外震波碎石機、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儀、大型自動化生化儀、ECT、流式細胞儀、準分子激光儀等國際一流醫療設備。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先進的診療手段,促進醫院診療水平。
醫院的成績:
2015年醫院進入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中心發布的中國頂級醫院競爭力百強,我校的臨床醫學進入ESI全球前1%。此外榮獲國家衛計委“改善服務創新醫院獎”、“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2015年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工程示范基地醫院”、“2015年度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卒中篩查管理先進基地”、“高級卒中中心”;舟曲縣人民政府、中共舟曲縣委頒發“妙手仁心大愛無疆天使關愛情系藏鄉”獎勵;“2015年甘肅省衛生應急演練三等獎”;“2014年度工會工作優秀單位”;“老齡工作先進單位”等15項集體殊榮。
社會責任:
近年來,醫院成功應對“汶川特大地震”、“三鹿奶粉事件”、甲流、“舟曲特大泥石流地質災害”、“青海玉樹地震”、“岷縣璋縣地震”、“甘南合作(瑪曲)8.7重大車禍”等多起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第一時間啟動突發公衛事件的醫療救援應急處置預案,安排部署對災區傷員的救治工作,多次受到上級主管部門表彰。選拔醫務人員人參與“萬名醫師支農項目”;開展“雙聯”幫扶。抽調40位專家赴舟曲開展援藏工作,為近1000余名當地群眾進行服務;選派5人參與甘肅省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隊。
社會公益:
醫院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提供多方位服務。與民政部門協作開展“明天計劃”,救治孤殘兒童;2007年首家承辦衛生部&拜耳公司“走進西部”(萬名縣級醫院醫師培訓項目)項目;2008年,與方大集團蘭州市慈善總會共同成立“方威基金會-蘭大二院寧養院”,幫助甘肅省內貧困晚期癌癥患者;是“微笑列車”(唇腭裂矯治修復行動)項目的合作醫院;2009年被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情暖西部.女性陽光基金甘肅行”選定為唯一定點合作醫院;是“愛在,希望在”多吉美援助項目的指定醫院;2010年參與民政廳“貧困家庭先天性心臟病醫療救助活動”項目;2012年,與國際奧比斯眼科飛行醫院攜手,為我省80多位眼疾患者免費實施手術,并培訓帶教百余名眼科醫生;甘肅省十大惠民工程貧困聽障兒童救治工程;2014年參與省委統戰部2014光彩隴原行暨智惠隴原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