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都是可以養生的,但是在不同的季節,養生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冬季氣溫比較低,而且空氣比較干燥,身體很熱容易上火,在養生的時候,需要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還有外出的時候需要保暖。雖然天氣冷了活動量會減少,但是也要保持適當的運動量。為了避免肌膚出現脫皮的現象,還需要及時補充水分。
冬季如何科學養生?
1、養成規律的作息,重視睡眠
冬季在養生方面,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作息時間。我們普遍會發現,到了冬天睡眠時間也會變長,總是會有起不來床的情況,這屬于正常現象,因為冬天屬于晝短夜長的季節,而人體也會隨著這一自然規律發生變化,想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達到養生的目的,那么應該遵循自然規律,冬天也要養成規律的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才有利于增強抵抗力,避免在冬季出現疾病。
2、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因為天氣比較寒冷,所以平時一定要做好防寒措施,以避免身體感冒。出門戴手套、帽子、圍脖,護好口鼻,尤其是老年人,很可能在寒冷的時候突發心腦血管疾病,天氣寒冷還會誘發頸椎病、關節炎,要特別注意。
3、多運動才能防疾病
雖然冬季室外活動的人減少了,但還是不能缺少適量的運動。生命在于運動,可見運動在養生方面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冬季也不例外,由于天氣寒冷可能會使身體的血液循環受到一定的阻礙,因此在冬季也要多進行一些運動,加速身體的血液循環,有利于身體健康。
4、補充水分,養護皮膚
為了避免皮膚出現脫皮等不適的癥狀,需要適當的給肌膚補充水分。冬季本身過于干燥,身體可能會出現缺水、干癢的問題,甚至是可能誘發濕疹,建議要多喝一些溫熱水,為身體補充足夠的水分,可以增強體抗力,也可以起到護膚的功效,還能避免上火。
5、勤通風,呼吸新鮮空氣
雖然空氣中存在大量霧霾,但是每天通風的時間還是不能少于1小時。由于冬季過于寒冷,因此家中的門窗常常是緊閉的,但是這樣可能會使室內的空氣變得污濁,建議在天氣較好的時候應該常通風,常換氣,排出室內的污濁空氣才能有益于身體健康,這樣才可以在室內呼吸到清新的空氣,
6、飲食宜溫補,忌生冷
冬季在養生的時候,飲食上也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多吃溫補食物比較好。胃腸道的神經細胞比較豐富,因此對外界的冷空氣的刺激也是比較敏感的,如果氣溫過低或者吃了太多生冷的食物會引起消化道方面的不良反應,比如腹痛、腹瀉等,因此冬季要特別注意做好胃腸的保養,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可以多多吃一些羊肉等溫補的食物,有利于養生。
健康提示
不管是哪一個季節都需要注重養生,只不過要結合每個季節的特點,選擇科學的養生方法。養生要貫穿于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天,但是要根據季節的變化,周圍環境的改變來調整養生方案,選擇最適合當下的方法,這樣能夠起到更好的養生作用。
現在每年冬季天氣中的霧霾很嚴重,長時間吸這些霧霾的話,對健康應是比較大的。所以冬季在通風方面需要注意,每天通風的時間不要超過1個小時。在個人的飲食上,多吃可以溫補的食物,不僅可以滋補身體,而且還可以起到防寒的功效。最后,一定要適當的預防呼吸道疾病,比如肺炎、支氣管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