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是一組由多種病因所致的骨髓功能障礙,以全血細胞減少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確切病因尚未明確,已知再障發病與化學藥物、放射線、病毒感染及遺傳因素有關。據國內21省(市)自治區的調查,年發病率為0.74/10萬人口,明顯低于白血病的發病率;慢性再障發病率為0.60/10萬人口,急性再障為0.14/10萬人口各年齡組均可發病,但以青壯年多見;男性發病率略高于女性。根據起病和病程急緩分為急性和慢性再障。
《金匱要略》曾記載:“男子面色薄,主渴及亡血,脈浮者,里虛也”。又說:“面色白,時瞑兼衄,少腹滿,此為勞使之然”。“男子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這些描述均與再障相似,并認證為虛、為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