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魏則西因為滑膜肉瘤過世和百度醫學推廣是否存在誤導,無疑是最勁爆的話題。
最新消息:
國家網信辦會同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成立聯合調查組進駐百度公司,對此事件及互聯網企業依法經營事項進行調查并依法處理
所以,這個事件本身,就等待監管部門的調查和處理了。作為一個投資類自媒體,這里我只想談一個與投資密切相關的密切問題:如何獲取靠譜的資訊,這個問題無論對投資還是對查詢疾病信息,都是至關重要的。
先來說結論,正如本文標題所言:如果你需要了解關于某個疾病的信息,請遠離所有的普通網頁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還是Bing,轉用專業學術文獻數據庫。
搜索引擎內容可靠性先天不足
搜索引擎,無疑是互聯網時代的一個偉大發明,讓我們可以從一個個孤立的網站找到需要的信息。
如果你了解過搜索引擎的原理就會知道,它會根據一些量化的數據來決定哪些數據優先呈現給你作為搜索結果,而這些數據主要包括關鍵詞密度、域名、外鏈等。
是的,這樣的機制,本身是定量不定性的,所以才會有各類針對算法SEO搜索引擎優化的作弊方法。老實說,查詢普通內容,這類算法問題不大,但是一旦涉及嚴肅問題,比如疾病、法律問題等,搜索引擎定量不定性的問題就會凸顯,因為它們很難判斷哪些頁面比另一些頁面在學術上更靠譜。
搜索引擎算法尚且如此,更不要說給錢就能排前面的推廣鏈接了。
學術期刊同行評議才是王道
就我個人而言,在搜索醫學、法律等嚴肅問題時,我只會優先考慮專業學術文獻數據庫。
所謂專業學術文獻數據庫,其實就是把各個學科的學術期刊電子化,增加了檢索、文獻網絡、參考文獻檢索等高級功能后的一個專業數據庫。
是的,專業學術文獻數據庫里核心的是學術期刊——雖然中國的學術期刊貓膩也不少,但是一般只有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員會撰寫,而且發表還需要經過學術雜志評審人的同行評議,所以其基本質量還是有保證的——尤其是那些核心期刊質量則更高。
顯然,從出處來看,學術期刊比起隨便一個人就可以發布內容的網站,在內容的可靠性上就不知道要高出多少。當你要搜索可靠信息時,自然優先應該想到收錄這些學術內容的文獻數據庫,而不是普通人使用的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