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了,越來越多的人不注意飲食,平時有各種聚餐,會議,需要大魚大肉,高脂肪飲食,吸煙喝酒,這些都對身體產生了巨大的危害。具體有哪些危害呢?應該注意什么呢?
高脂肪飲食的危害
1、高脂肪飲食會干擾身體的代謝。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研究人員發現,高脂肪飲食會影響控制身體內部“時鐘”的分子機制,誘發代謝紊亂,導致糖尿病、肥胖等代謝性疾病。
2、高脂肪的食物容易導致大腦運轉變慢,研究發現,高脂飲食中游離的飽和脂肪酸會導致血腦屏障中的蛋白轉運體數量下降,使海馬體和大腦皮層缺乏葡萄糖,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緩等問題。
3、肝臟疾病也和高脂肪的飲食有關系,比如脂肪肝。德國亥姆霍茲慕尼黑中心的科學家研究發現,高脂肪食物中的脂質會激活免疫細胞,并遷移至肝臟,與肝組織中的細胞作用,引發一系列肝病,比如脂肪性肝病就是由于攝取過多的脂肪、糖,加上缺乏運動導致的。
4、高脂肪的食物會導致各種炎癥,高脂肪食物是誘發炎癥的關鍵因素之一。高脂飲食導致的肥胖,通常伴隨一系列炎癥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5、高脂肪飲食危害心血管的健康。血液是生命的源泉,很多疾病也與血液密切相關。長期吃高脂肪食物,容易導致血液黏稠、血脂高,誘發血管壁粥樣硬化斑塊、血栓,致使管腔變窄、變細,血流滯緩,機體器官缺氧缺血等。如果每日每人膳食中脂肪供給的能量超過一日總能量的30%,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會明顯增高。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與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正相關。
6、高脂肪的食物食用過多會導致癌癥的風險變大。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也讓乳腺癌、腸癌、胃癌、食管癌等有了可乘之機。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乳腺癌和環境研究計劃項目的研究人員發現:青春期女孩食用高脂肪飲食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并加速發病進程。另外有研究發現,高脂肪飲食會擾亂腸道內的菌群,進而引發腸癌。
飲食需要注意什么
1、一個健康的飲食方式是身體好的重要保障。所以吃肉時,首選魚,禽肉次之,畜肉再次之;每天保證2~3兩肉類食物總攝入,要少吃火腿、香腸等加工肉制品。
2、避免吃動物內臟。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是動物內臟,如肝、肚、腸等。為了避免攝入過多的膽固醇、脂肪,一定要控制好動物內臟的進食量。美味的海鮮中,魷魚、鰻魚膽固醇含量較高,蝦、蟹、沙丁魚和蛤類的膽固醇集中在頭部和卵黃中,食用時應去除這兩部分。
3、平時的飲食要注意烹調方法,少吃鐵板烤魷魚等食物,日常烹調以清蒸、水煮等少油、少鹽的方式為主。減少在外就餐,調查顯示,餐館的某些素菜含油量都非常驚人,一盤油麥菜(生重500克)平均能放50克油,而每人每天食用油的攝入量應不超過30克。若在外就餐,一定要叮囑“少放油”。
4、平時注意甜食也要少吃。過多的糖分會在體內轉變為甘油三酯,使脂肪堆積;限制飲酒,酒精在肝臟中代謝時會消耗輔酶,使脂肪酸氧化不足,促使甘油三酯合成,過量攝入還會升高血脂。
5、注意飲食要清淡。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養過剩、高脂血癥、超重與肥胖問題日益突出,這些均與長期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相關,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腦血栓等的發生。
6、多吃素食,適當肉量最理想。患者宜食用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高鈣、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提倡多吃粗糧、雜糧、新鮮蔬菜、水果、豆制品、瘦肉、雞、魚等。提倡植物油,少吃油膩、辛辣、刺激食品及濃茶、咖啡等。
高脂肪的食物雖然味道好,但是不能多吃,適量的食用是可以的,吃多了會危害身體健康。比如引起肥胖,糖尿病,影響代謝,還會影響大腦的運轉。容易導致肝臟疾病,引起各種炎癥,危害心血管的健康。需要調整飲食,飲食要清淡為主,多吃素食,適當的攝入肉食,平時不要喝酒吸煙。注意飲食要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還有吃飯的時候注意烹調方式,避免放入過多的油類,鹽,調料。有一個健康的飲食才可以避免各種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