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 我們如何從“互聯網生存”走到“斷網”實驗?(6)
時間:2016-04-28 20:33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氣:
【導讀】:藍色藥丸 繼史航參與斷網實驗后,在2003年拍攝了電影《手機》的導演馮小剛也加入試驗行列。 4月11日晚,馮小剛發布一條朋友圈,稱將于4月12日零點至4月16日24點期間進行一項實驗:離開互聯網,手機斷網只保留接打電...
藍色藥丸
繼史航參與斷網實驗后,在2003年拍攝了電影《手機》的導演馮小剛也加入試驗行列。
4月11日晚,馮小剛發布一條朋友圈,稱將于4月12日零點至4月16日24點期間進行一項實驗:離開互聯網,手機斷網只保留接打電話功能,同時也不使用電腦上網。目的是測試離開微信互聯網會給生活和工作帶來多大困擾,是否可以忍受。
同時參與實驗的還有華誼兄弟王中磊、制片人胡曉峰等人。
斷網似乎成為一個新時尚,但現實中根本不可能流行起來。3月9號到15號,谷歌(微博)人工智能AlphaGo對戰圍棋十段李世乭并最終4比1取勝,盡管有恐懼人工智能的聲音出現,但這些討論大多在微博、微信和朋友圈完成。網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水電和油鹽,不動聲色卻無法割舍。
人類對網絡的依賴已經讓人心生警惕。電影《黑客帝國》中,Morpheus給了Neo兩粒藥片,紅色的藥片將回答“什么是The Matrix”的問題,而藍色的藥片僅僅是讓生活像以前一樣繼續。
面對互聯網、智能終端侵蝕人們生活的現實,越來越多人開始產生疑惑:正在探索移動互聯網、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的我們是否正在服下藍色藥丸?
keso是難得的樂觀主義者,“很多人把互聯網的威脅看得很嚴重,但互聯網本身只是工具沒有褒貶之分。”
范紅軍采取了非常保守的策略,雖然早在1999年他就參與了那場先鋒互聯網生存實驗,但他至今不讓自己五歲的孩子接觸網絡,他計劃等有學習上的必要時,再讓孩子接觸互聯網,而不是把互聯網當作一種娛樂。但生活在2016年的孩子顯然無法完全隔絕在互聯網之外,盡管家長進行了嚴格的管控,范紅軍的孩子依然對網絡充滿了興趣。
而當年為了讓測試者順利買到東西在酒店等著用戶下單的毛一丁,也覺得自己已經對移動互聯網上癮,現在會有意識的去控制。
當然,控制很難奏效,我們的生活已經與手機緊緊綁定。有趣的是,馮小剛等人至今仍未公開表達斷網試驗的體會和思考。
人類是否會被網絡和機器征服的疑問正在蔓延,馬斯克說,“人工智能的突飛猛進提出了一些嚴肅問題,我們需要考慮自己作為人類的身份,需要考慮我們正在為自己打造什么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