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APP會出現井噴,隨著一些明星的個人APP推出,在加上各類在線APP制作的網站誕生,使得APP制作更簡單快捷。那么個人制作APP的方法有三種,一是花錢找人開發,二是合作開發,三是使用在線制作工具。本文將從這三個方面來介紹一下個人APP制作指南。
一, 有償APP開發
根據@鄧澤成的描述,他們是專門做個人和地方站app開發的,從現在的單子來看,個人APP真的是直線上升。
據了解,如果只是單純將文字植入到APP,也就是像盧松松博客這樣資訊類的移動客戶端,大概在6000-10000元不等,這些費用相對于去年下降幅度非常大了。但如果是互動式的APP費用就更高了。
二, 合作開發
合作開發是類似于資源互換方式,一方提供技術開發APP,而另一方則提供相應的資源什么的,可以和一些團隊合作開發APP,對于知名站點,一般都能免費幫助其開發,并與其資源互換。
目前這種形式已經波及到IT圈,一些知名網站,如互聯網一些事、月光博客、盧松松博客、蘿卜網也推出了個人APP,這類個人APP均是由無覓公司與這些個人站合作定制的APP。
三, 免費在線制作
免費在線制作的APP都井噴了,個人APP的成品數量只是個時間問題了,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下國內外免費制作APP的工具。在這里我也提醒一下,免費的APP一般都有廣告,并且可移植性不強。個人有興趣的可以弄個玩玩。
國外的Appmakr
網址:http://www.appmakr.com/
現在也已經支持中文了,AppMakr的使用相當簡單,只要登錄網站,注冊一個賬戶,拖動鼠標定制一些簡單的按鈕與欄目,確定好版面顏色,在編輯器右側的模擬器中看好預覽效果,再生成應用就行了。目前Appmakr是國外比較流行的應用生成工具,在國內也享有一定知名度。
國內的簡網APP工廠
網址:http://www.cutt.com/app
簡網的操作流程是制作門檻最低的一家。這也是我唯一一個制作成型的APP,制作的過程中除了必要的注冊信息,只需要提供精確尺寸的Icon,以及對App發布內容的介紹。
在App生成后,用戶可以通過CMS對自己的App進行相關的管理操作,包括文章的發布、編輯以及內容統計等功能。
目前利用CMS去管理App的內容,好處是無論作者原先的內容是在什么類型的站點上發布,都可以輕易的搬運到App上去。但弊端也顯而易見,只能手動更新,還無法適配網站進行內容同步。
多摩APP平臺
網址:http://www.domoapps.com/
多摩APP平臺,也是一款能夠快速創建APP程序的平臺,企業或個人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創建一個關于企 業或個人的手機APP程序,可以應用于企業活動,企業產品推廣,個人名片,個人業務等方面。讓企業或個人實現真正的移動電子商務。
AppCan
網址:http://www.appcan.cn/
AppCan是國內的一個移動應用開發平臺,支持跨平臺應用開發,支持Hybrid App的開發和運行。AppCan應用引擎提供的Native交互能力,可以讓HTML5開發的移動應用基本接近Native App的體驗。
安米網Appbyme
網址:http://www.appbyme.com/
Appbyme(安米網)是摩訊公司開發的一款應用生成工具,2012年3月份上線,截止現在,Appbyme已經運營3000款APP,用戶數量超過800萬。目前支持的平臺有iOS和Android。
應用公園
網址:http://www.apppark.cn/
應用公園是免費的手機應用在線制作平臺,不需編程,純圖形化操作,人人都能快速打造自己的專屬手機應用,兼容iPhone、android等手機操作系統。應用公園還是手機應用的分享樂園,可免費下載和推廣各類原創手機應用軟件,讓每個人都成為手機應用程序的制作者和發布者。
寫在最后:
個人APP的井噴只是代表了APP制作的傻瓜化、簡單化。我個人認為,個人化的APP只會造成類似于網絡上的群發垃圾外鏈一樣結果,并且APP的質量會越來越差,單純的文字類的APP并不會吸引多少人關注。
手機上一般不超過10個APP是最常用的,其余的APP也只是個擺設而已。如果安全軟件關閉了你的推送功能,那么這些APP也只是裝機量的數字而已,大浪淘沙。
個人APP熱其實和當初的博客熱一樣,你去看看很多人的博客,最后一篇都是四五年前更新的了,我想很多個人App也是一樣,過一陣子創辦者就沒有耐心去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