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3B大戰”將再次打響。百度訴360不正當競爭和商標侵權案二審將于今日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再次開庭。在今年4月的一審中,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360不正當競爭行為成立,賠償百度經濟損失及相關支出費用共計45萬元,并在其網站首頁連續15天刊載道歉聲明。360方面提出上訴,但8月13日第一次開庭的二審卻因360變更上訴理由而暫時休庭。
一波三折
“3B大戰”二審延期開庭
百度在起訴書中指出,2012年初,360未經百度允許強行標注百度搜索結果、篡改百度搜索結果頁面,并向用戶宣傳及誤導用戶安裝其瀏覽器,為360瀏覽器導流。此外,360還利用瀏覽器捆綁其網址導航站,故意仿冒、混淆百度搜索結果,劫持百度流量。
該案由北京市一中院受理后,360提出管轄權異議,遭到法院駁回。隨后,360又就此向北京市高院提起上訴,雖然北京市高院最終仍駁回了360的上訴,但在360的“拖延戰術”下,開庭時間因此被延后半年之久,直到11月30日,此案才正式開庭。
一審敗訴后,360提出上訴,但在8月13日二審開庭后再次打出“拖延戰術”.8月13日北京市高院開庭二審,360方面提出變更了的上訴理由,導致不得不暫時休庭,也使得這場“3B大戰”再次留下懸念。
專家分析
360二審敗訴可能性大
在原定8月13日開庭的二審現場,360宣讀其變更后的上訴理由,并希望提交新證據。對此,法律界人士分析指出,這些新證據的提交并不能從根本上影響審判結果,二審360依然很可能遭遇敗訴。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表示,360一審敗訴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是對百度搜索結果的標注不實,并借此推廣自己的產品;二是通過360安全衛士在安全領域的市場支配地位,劫持搜索流量,“本案涉及安全軟件的權力邊界以及用戶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兩大備受關注的問題,判決結果傳達了司法機構明確的態度。”
近年來,360多次被競爭對手告上法庭并接連遭遇敗訴,創下國內互聯網公司法律訴訟敗訴之最。